壹配资网门户
2025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一体推进全面创新,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。其中首次提到,部署建设面向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与健康、空天深海等产业领域关键技术实验室,以及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。
具体来看,“与国家基金委合作创设广州联合基金”“加快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体系”“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协同机制”“支持民营企业主体人才系列职称自主评审”等也首次出现在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,涵盖从基础研究、技术攻关、成果转化、科技金融到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。
布局未来产业
汇聚国家层面资源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
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,部署建设面向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与健康、空天深海等产业领域关键技术实验室,以及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。
为什么聚焦这些产业技术?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认为,产业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包括人才、技术储备、前沿技术捕捉、技术成果转化孵化、创新生态营造等方方面面,广州提出的这些技术攻关方向,都属于科技产业中高端前沿技术集成的代表,对广州未来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。
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秦海鸥认为,广州在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与健康、空天深海等产业领域具备产业基础、科研资源和人才储备等优势,这些领域不仅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还有很好的产业发展空间、市场需求。而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部署,不仅限于技术布局,还包括新技术场景、新管理模式等全链条布局支持企业创新,这些配套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非常重要。
“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,与国家基金委合作创设广州联合基金,支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”也被首次写入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。
这将为广州带来哪些新利好?“广州作为一线城市,产业资源、科教资源、科研资源集聚,然而面临全球产业竞争格局,需要更好汇聚国家层面的科研资源。”秦海鸥认为,此次与国家基金委合作创设广州联合基金,可以进一步提升广州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水平,也有利于吸引国际化人才和国家级科研项目来到广州。
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坚实的基础理论、应用基础研究密切相关,很多原创性的科技成果都是长期潜心研究的结果,广州发展高端技术和原创性技术必须依赖高端人才,特别需要国家基金的长期支持。”周怀峰建议,联合基金不仅面向高校、科研院所,还要面向各类企业,特别面向民营企业研发人员;不仅支持基础理论研究,更要支持应用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甚至还可以与地方产业基金、孵化基金、风险投资等资源相结合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
合力建设概念验证中心
政府引导基金要靠前发掘“种子选手”
此次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“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”方面,特别提到“加快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体系”“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协同机制,引育更多长期资本、耐心资本,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”等。
“广州作为千年商都,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,企业浅层创新较多,但突破性或具有产业技术引领性的创新不足,广州要以原始创新或突破性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,为提升广州的科技和产业创新竞争力开辟新的赛道。”周怀峰认为,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难点堵点,不仅成本高且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,属于研发市场失灵的领域,需要政府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,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验证。
“支持并不等同于政府全包,而是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,特别是商业可行性验证,要交给对市场信息更为敏锐的企业来完成。”他补充道。
秦海鸥也指出,以往概念验证与中试熟化的工作重心主要在于验证技术的可行性。然而,如今广州大力推动建设的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体系,实现了很大的突破,将市场可行性与商业可行性的验证也纳入其中。这一转变意义深远,它意味着科技成果转化不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“独角戏”,还需要龙头企业以及产业从业者的深度参与、共同建设。以产业需求作为导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,能够极大地提升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与转化率。
在这一过程中,技术经理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。基于此,秦海鸥提议,在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中专门设立揭榜挂帅专项,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,清晰明确技术经理人在项目中的收益分配规则,从物质激励与职业发展等多方面入手,充分激发技术经理人的积极性与创造力。
而“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协同机制”则要求政府引导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早、投小、投硬科技。
秦海鸥分析道,许多技术在成熟阶段,资金往往会主动涌入,并不匮乏。但在种子轮、天使轮等早期投资阶段,却面临着资金极度短缺的困境。在这一关键时期,政府稳定的资金支持至关重要。
秦海鸥进一步指出,广州若想破解早期投资难题,应当为国有资金“松绑”,出台“尽职免责”相关政策。有了政策的保障,国有资金才能消除顾虑,更加大胆地投身于首轮、种子轮投资,以长期孵化陪跑的方式,全力支持未来产业的早期项目。
周怀峰也认为,市场化的风险投资往往聚焦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后期阶段,政府引导基金则需要靠前发掘“种子选手”、投早、投小,对创新型团队和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,能激发并增强创新者的信心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,并起到引导市场资本投资作用。
营造科技创新生态
关键在于尊重科技创新人才、激发人才活力
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,民营企业、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。为了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,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尤为关键。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纵深推进重点产业人才开发培育工程,支持民营企业主体人才系列职称自主评审。
秦海鸥对此表示,这一举措对激发人才活力成效显著。职称评审权限的下放,不仅能够促进民营企业与高校、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,还能为高端产业人才的培育提供有力支持。
“科技创新生态营造的关键是尊重科技创新人才。”周怀峰认为,帮助科技创新人才开辟新领地、探索新技术、创造新产品,让人才研有所成、研有所得、研有所尊是留住人才的关键。比如科技人员,特别是“体制外”的民企、外企科技人员职称评审便利化、解决他们生活后顾之忧,让科技人员能够最大限度分享创新成果的收益,在广州安心创新创业。
此次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“推进建设活力创新轴”方面特别提到,“推进天河智慧城、番禺东西庄科技创新集聚区等重点片区建设”。
为何特别提到这两个片区的建设?秦海鸥认为,天河智慧城和番禺东西庄科技创新集聚区地理位置优越、产业基础扎实,分别邻近环五山创新策源区与广州大学城。凭借这些优势,能够将科教资源、科研资源与产业资源紧密联动,推动区域产学研深度融合,营造出更加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。
“现如今企业之间的互动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空间限制,不应按照死板的地理空间来限制和规划,深层次的创新关键在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,使得创新资源聚集、创新信息汇集并不断交流互动。”周怀峰认为,天河智慧城在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具有特色,聚集了一批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微企业、人才,具有很好的创新土壤,可以通过打造创新型社区,留住创新企业和人才资源。
“一直以来,重大的技术创新、工程创新大多数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。”周怀峰表示,要厘清政府、企业、高校等主体在理论创新、技术创新和工程创新中的边界。理论创新的原始动力更多是研发人员的自主探索,技术创新动力更多源自于企业对创新带来超额利润的追求,企业是技术创新、工程创新的主体。政府是服务上述创新的主体,因而培养创新人才、营造并维护创新环境,保护知识产权,激发创新动力就是政府对创新的最大贡献。
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
采写:南都记者 王美苏壹配资网门户